台灣之光!紙紮文化曾登上法國博物館,但師傅感嘆人才技術流失

2021-11-18

台灣沒落紙紮工藝前往法國博物館展出

台灣之光!紙紮文化曾登上法國博物館,但師傅感嘆人才技術流失

 

  3080今天看到一則很令人振奮的新聞,就是台灣紙紮登上了法國的博物館!對我們來說只是平常的祭祀品,卻成了別人眼中的藝術,但我也看到了紙紮師傅說找不到學徒傳承這項傳統工藝,真的好可惜,所以3080決定來多多推廣!

台灣紙紮小檔案

  紙紮是糊紙祭品,主要用在宗教慶典和喪葬場合,燒給神明或逝者讓其可以享受舒適的生活,也傳達在世親人的不捨以及掛念之情。

  時代演變,原本形式老舊的台灣紙紮品轉向精緻、客製化,甚至有紙紮師傅改變風格、融合文創,民眾的選擇更多元了。

紙紮師傅工作內容

紙紮師傅將生活用品和房屋等做成紙製品

  將生活用品、房屋、車子等做成紙製品,火化給神明或往生者,傳統紙紮在製作時要先了解其中的儀式和原則,例如水燈、王船等,紙紮就像蓋房子,先穩扎地基,規劃出樓層結構,再用紙糊一層一層黏上去,3080覺得這項工作必須要有相當的耐心和細心。

傳統工藝與時俱進

  有業者指出「傳統無法做出太現代與精緻的物品」,傳統工藝從設計、切割到組裝都是全手工,現在傳統紙紮物需求減少,民眾喜歡比較新穎的紙紮形式,導致傳統紙紮人才和技術逐漸流失。

現在紙紮使用電腦繪圖印出來後人工組裝

  現在的紙紮是由電腦量測尺寸、3D繪圖後,印出來交由人工組裝,有九成物品都能靠技術製作而且還原度高,例如歐風建築、太空梭、游泳池等。

台灣紙紮文化登上法國博物館

台灣紙紮文化登上法國凱布朗利博物館

  2019年凱布朗利博物館首次以台灣作為年度主題,舉辦大型特展,展現台灣紙紮獨具特色的傳統工藝。

台灣紙紮文化登上法國凱布朗利博物館

  展覽分成三大部分,第一部分是「極樂天堂」,內容為靈厝、居家用品等早期傳統喪葬祭品,第二部分是「購物天堂」,內容為奢侈品和新科技產品,例如裝有專屬「天堂App」的智慧型手機,呼應現代社會物質環境的變遷,最後一部分內容圍繞著祖先祭祀,讓觀眾了解祭祀與追思祖先的意義。

  高美館展覽部主任曾芳玲說:「法國人很訝異,怎麼能用紙張將房子、東西做得這麼像,而且最後要燒掉,對他們來說太浪漫了」。

  不管是傳統還是因應現代發展的新型紙紮,都是紙紮師傅們用心的結晶,都是台灣文化重要的一部分,適當的融合,傳統不會消失,也能帶來更多創意,3080拿起紙和剪刀等工具,開始在家玩創意。

 

 

延伸文章:

殯葬職人|用花創造最溫暖的送行--殯葬花藝師

 


資料來源:網路

#3080,台灣紙紮,紙紮師傅,傳統工藝

回列表